推荐要闻
-
深度融合 升级体验——2023年服贸会展现文旅发展动向
- 2035年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将步入世界前列
- 习语品读|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写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
- 十年磨一剑,敢为天下先——中国自贸区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通知进一步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 “聚焦新高考、开启新征程” 隆昌二中新高考专题系统培训研讨会举行
- 把优化民企发展环境落到实处
- 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
- 乘势而上,巩固回升向好态势——从半年报里读懂中国信心①
- 底盘稳、消费旺 中国多举措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振兴乡村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邢诗瑶摄
人民网成都3月29日电 今日上午,四川省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宋光辉,四川省西部开发办(攀西办)专职副主任邓超,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建林,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廖蔚,四川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本次评选工作历经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能够代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的制度性成果的35个典型案例,其中省级典型案例5个、市级和县级典型案例各15个,涵盖农业农村、经济体制、国企科技、社会体制、文化教育卫生、生态文明、民主法制、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等多个改革领域。
据宋光辉介绍,典型案例分为四类:
一是对四川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改革,即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改革。四川省推行“两项改革”,有效实现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结构性优化。“两项改革”的有效推进,得益于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尊重和听取民意,坚持“一快一慢”稳慎推进。未来,四川将继续坚持问题、基层、利民、发展、目标、结果“六个导向”,聚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加快实现“调适、调顺、调优、调强”,深化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改革,以制度改革创新人才激励模式。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将科技成果从“纯粹国有制”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制”、将“先转化后奖励”变为“先确权后转化”、将“奖励性利益”变为“可转化权利”,有效激发了科研机构和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广。
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改革,大力简政放权,以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成都市为例,2019年成都市在双流区、新津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双流区大力推动项目审批重构,将企业需完成的28项审批事项中的15项作为企业承诺,项目审批时间由过去197天优化为约60天,较大地提高了审批机构的办事效率。新津区强化项目过程中的服务监管,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导。
四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的医疗改革方向,始终聚焦于解决群众“病多发、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以全民预防保健的“泸州模式”为例,泸州市以努力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为改革目标,通过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终身健康档案和进行分层分类健康管理等方式,建立全民预防保健体系,形成了可供推广、复制的改革经验。四川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3年的34.21%下降至2020年的27.87%。在人均卫生费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居民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成就。(刘海天、实习生邢诗瑶)